实验室进行合同评审的常见问题
一、从宏观角度看合同评审的常见问题
1、对合同评审格式化。尽管各实验室认证制定了合同评审程序文件,但评审记录设计成格式化,无论什么检测项目,评审内容都是一样的,以是否形式进行勾,无法对不同检测项目区别化,评审职责不清,流程不明,难以落实,大多数实验室合同评审表现在书面上,没有发挥合同评审的实际作用。
2、合同评审内容不全。有的实验室未将合同评审的内容列全面全面,只审核其中的几项,有的实验室甚至对应评审内容不清楚。
3、不掌握合同评审的方法。由于培训不到位,实验室认可对合同评审的方法、评审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评审的形式以及评审的相应标准不掌握,,只是拿来主义,按评审的表格划勾走走过场。
二、从微观角度看合同评审的常见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
1、检测依据
缺少检测依据、检测依据写错、检测依据不适用、标准缺少年份、未具体到标准方法。
2、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不明确,如农药残留、重金属;
检测项目不规范,如用字母缩写、简写、元素符号等。
3、样品状态
未描述或描述错误。
4、样品量
样品量错误,(如实际收样1500g,填写样品量为1000g);
5、样品唯一性标识
一批样品有多个子样品,样品编号未按样品唯一性编码要求编写子样品号,而是随意进行简写,与合同不符合。
6、报告日期
为了达到实验室质量目标,更改报告出具的截止日期。
7、检测时限
规定有错误,检测方法标准规定样品应在采集后48小时内检测完毕,实验室体系文件规定是10工作日完成检测。
8、报告出具
按合格、不合格项出具报告,或检测多项,最终报告中只体现合格项。
9、样品接收
未能识别出样品的量、储存方式等不符合检测要求
10、沟通
未能与客户充分沟通,选错检测方法标准,如出现某方法的检出限比客户产品的上限值还高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