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合同评审要点
目前实验室进行合同评审时经常会存在流于形式、内容不清、方法欠缺等缺点,达不到合同评审的目的和作用。实验室只有真正去评审合同,发挥合同评审的作用,才能减少实验室认可的潜在风险。那么怎样能够真正做好合同评呢?要从以下但不限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客户要求和目的
客户要求和目的应能被实验室充分的识别,写在合同里,并被实验室人员理解。
2、方法选择
如果客户自己选择的方法,过期、不合适时应提醒客户;客户未选择方法标准时,与客户充分沟通,推荐方法,得到客户的认可。
3、检测方法的特殊要求
如环境要求,确认实验室认证是否可满足。
4、实验室检测能力范围
确定是否能使用CMA或CNAS认可标识,客户是否要求加盖标识;
5、其他法律法规要求
6、偏离
如客户样品量不够、样品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7、分包
是否涉及分包,如果有,需要写在合同里,明确哪些样品的哪些项目交给哪个分包方来做,客户签字确认后再实施分包。
8、判定规则
客户指定或实验室推荐的判定规则,要在合同中明确。
9、不确定度评定
是否需要提供不确定度评估值;当结果判定需要时,是否考虑不确定度,置信区间如何选择。
10、报告要求
出具份数,是否使用标识,检测项目是否分开出具(实验室不允许将合格项和不合格项分开出报告或者仅出具合格的项目数据),是否接受按领域出报告(如果某样品检测项目,实验室无一位授权签字人均可签发,在签字前与客户确认是否可分开出具报告)。
11、观摩实验室活动
是否要求观摩。若需要,只能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在实验室人员陪同下观看客户自己的试验。
12、样品毒性、保存方法及处理
涉及实验室样品保存期限,返还、实验室自行处理等相关规定。
13、合同修改
告知相关的所有人,重新进行合同评审。
14、对内部或例行客户
合同的评审可简化进行。
实验室管理层组织相关人员对以上合同评审要点进行评审,识别出实验室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合同既能满足客户要求,又可以消除实验室的潜在风险,完成每一批合同的检测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