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后续校准周期的调整方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后续校准周期的调整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反应调整法,另一类为期间核查法。
1、反应调整法
反应法是基于设备之前历次校准结果进行校准周期的调整。该方法直观且易于应用,实验室不需要建立模型或预测将来的测量可靠性变化。反应调整法又分为简单反应调整法和增量反应调整法。
2、期间核查法
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配置了核查标准、且核查标准的准确度等级高于被核查设备的情况,实验室认证可通过期间核查结果来决定是否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校准。
3、调整方法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简单反应调整法和增量反应调整法都是基于设备历次校准结果来确定校准周期的,采用这两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设备未发生大修或更换,大修或更换的设备不应参考设备之前的历次校准结果,而应按新设备处理。
期间核查法只是核查设备一个或几个关键测量点/参量,若核查的测量点和设备实际使用的测量点接近,则核查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若设备的核查范围远远小于设备的使用范围,则核查结果不能作为设备是否需要校准的依据,校准周期也不宜确定的过长。
实验室确定和调整设备的校准周期时,除参考历次校准结果和期间核查结果外,还应综合考虑延长周期的风险和设备后续校准周期调整需考虑的相关因素。实验室应对不同的设备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过长的校准周期会导致设备失准或失效;过短的校准周期会增加校准费用及成本。
设备校准周期不宜超过 3 年。对于校准周期较长的设备,实验室认可应有充分有效的技术手段(如期间核查等)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