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070699

您的位置:行业知识> 实验室人员培训工作的策划→实施→评价

实验室人员培训工作的策划→实施→评价

一、制定培训计划


    1、培训需求分析


(1)检测实验室应结合本行业、本领域的长期发展规划,确立本实验室的发展目标和前景,确定质量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制定长期和短期培训计划;


(2)检测实验室应结合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既要有对新录用、转岗人员的上岗培训,又要对在岗人员进行持续培训;


(3)检测实验室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例如发生的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列入培训计划;


(4)检测实验室应在制定培训计划前进行个体分析,个体分析就是对每个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与工作要求的差距,以决定培训内容,满足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培训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培训需求一般会大于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有必要按照经济、有效、可执行的原则,对培训需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按评估的优先秩序对培训项目作取舍,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


   2、培训计划内容


培训计划要包括参加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机构和师资、时间安排、培训效果评价方式等,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对培训机构和师资选择要充分考虑培训需求和实验室的实际,当需要外部机构或人员提供培训服务时,实验室需选择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和人员;当工作过程中产生了计划外的培训需求时,实验室对培训需求评估后安排具体培训事宜;实验室要对培训机构和人员进行合格供方的评价,保存评价记录如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课程设置、人员的培训经历等,批准合格培训机构和人员名录,优选培训机构和人员,要建立培训机构和人员档案,培训计划应经过批准后予以实施。


可靠性实验室-检测实验室-181F(2).jpg


   二、根据需求落实培训内容


   1、岗前培训


对新分配、新调入及转岗人员组织上岗培训。培训内容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应组织相应的技术规范、拟上岗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等。培训方式为组织专门人员授课和考核,资料管理员负责建立培训档案。


   2、方法应用能力培训


实验室应组织检测标准的培训,对检测人员进行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通过考核结果评价检测人员是否能够正确应用标准方法;当标准方法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培训和确认。


   3、设备操作培训


对于大型、精密、操作要求较高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应对技术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认操作考核合格后颁发《设备操作授权书》,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操作此类设备。


   4、法律法规培训


检测人员均须接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18等同采用ISO/IEC17025:2017)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培训。实验室认可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检测工作不受来自上级行政的干预、不受不良经济利益的影响;遵守保密和保护所有权规定,为客户保守技术秘密,确保顾客利益不受任何损失和侵犯;检测工作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检测标准为依据,对所做的各项检测及出具的各项检测报告,能确保其真实性和公正性。


   5、安全防护培训


实验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防范安全隐患,争取把“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上来,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防护培训,对于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强化实验室责任人及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必定起到积极作用。


三、培训结果的考核和有效性评价


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学习结束应按规定参加主办单位组织的统一考试或考核,通过考核结果检查人员掌握情况;培训结果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对人员能力的考核来实现每次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如通过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考核、检验检测机构和(或)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内部质量控制、人员监督、内部或外部审核等方式,进而证明人员培训的有效性。对不同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价,例如对于新分配、新调入员工,考核其是否通过培训实验室的组织概况、文化与理念、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实验室人员行为守则之后,熟悉工作内容、适应工作环境,掌握自己所任职工作的职责与权力。考核培训有效性评价应有精通培训内容的人员来组织实施,并且有完整的监督活动和效果评价记录。实验室建立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价制度,对人员培训进行效果评价,可以提高实验室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效率。如:


1、直接观察实际操作

      

管理层在能力评估前制定《项目操作能力评估表》,该表中直接观察实际操作的内容至少包括样品的准备(如合适)、样品的处理和检测、报告单的审核和结果解释、质控判断、仪器维护和保养等操作。制定观察内容,不仅可以被员工用来作为日常工作中自我能力评估的依据,而且各组长也可以以此作为考核员工的依据。在评估时,组长可以在员工日常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差错、投诉、日常监督、咨询、内审、不符合项报告等方面内容,对员工进行考评。


2、盲样测试     


该方法是一个比较直接有效的确定员工能否有能力完成岗位任务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对已知结果的样品或盲样样品或PT样品进行检测来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标准为盲样测试结果正确率大于90%,或偏倚小于实验室允许总误差范围。从检测的过程中,组长可以更客观地观察被考评者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存在哪方面的问题,是否需要进行额外培训。并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可以在能力评估总结中真实反馈给本人及管理层。


3、检查记录      


检查的记录包括实验原始记录、质控记录、定标记录、试剂使用记录、仪器保养及维护记录、仪器维修记录等。一方面各专业组组长可以对各组的质量监督员每日及每月的监督记录、内审报告、不符合项报告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另一方面各专业组组长可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查实验室的各种记录。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组长可以查出组员是否按要求及时进行各种记录的填写。对不按要求填写的记录,每发现一处,均要求查找原因并进行分析,必要时对组内甚至全员进行相关培训,举一反三,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4、疑难问答     


疑难问答是评估员工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笔试或口试方式进行。各专业组组长通过模拟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应急情况(包括标准方法、样品、仪器、试剂、质控、定标等异常的分析与处理,应急预案等),检验结果解释等来考核员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口试或笔试的正确率大于90%才合格。


培训活动中,应制定人员进行记录,培训活动结束后,对培训计划实施记录、培训签到记录、员工培训历史记录、培训考核记录、培训评价记录进行归档。